福田英才荟卫生系统人才认定标准
一、Ⅰ类高层次人才,年龄在55周岁以下,且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获得以下称号之一者:
1.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3.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4.省级名中医;
5.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
6.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
7.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8.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或者其他国家重点人才计划青年人才、青年拔尖人才;
9.省级重点人才计划杰出人才、领军人才;
10.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岐黄工程)青年岐黄学者。
(二)近5年,获得以下奖项之一者:
1.鹏城杰出人才奖;
2.国家科学技术(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或者二等奖前3名完成人;
3.省、部、军队科学技术(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前5名完成人;省、部、军队科学技术(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前3名完成人;
4.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主要完成人前2名。
(三)近5年,担任以下职务之一者:
1.国家(中医)医学中心主体医院所属专业临床科室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以批复文件中专科名称为准,不含共同申报的其他专科或批复的重点专科下设亚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以批复文件中专科名称为准,不含共同申报的其他专科或批复的重点专科下设亚专科)带头人、主任。
2.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学科或者“双一流”建设一流学科带头人;
3.中华医学会(临床和医技类、临床药学类、公卫类)、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卫类)、中华护理学会(临床护理类)、中华口腔医学会(临床和医技类)、中华中医药学会(临床和医技类)、中国医师协会(临床和医技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和医技类)二级分会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且所在分会专业与现从事岗位工作内容相关;
4.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省、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5.境外世界知名大学(QS或者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限申报年度最新排名)的教授;境外国际著名医院(如MayoClinic、ClevelandClinic、JohnsHopkinsHospital、新加坡中央医院及其他具备相当水平的医院)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当层次的临床专业技术人员;
6.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全国综合排名前20名医院院长。
(四)近5年,取得以下科研成果之一者: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
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副组长;项目(课题)第一副组长、分课题组长;
3.国家科技支撑(攻关)计划课题第一负责人;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或者“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资助的项目主持人,且项目通过结题验收。
二、Ⅱ类高层次人才,年龄在55周岁以下,且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获得以下称号之一者:
1.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2.深圳市名中医;
3.享受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二)近5年,获得以下奖项者:
省、部、军队科学技术(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前3名完成人;
(三)近5年,担任以下职务之一者:
1.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以批复文件中专科名称为准,不含共同申报的其他专科或批复的重点专科下设亚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以批复文件中专科名称为准,不含共同申报的其他专科或批复的重点专科下设亚专科)副主任、下设亚专科(仅限独立建制临床科室,不含分设病区)主任,国家(中医)医学中心主体医院所属专业临床科室副主任;
2.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或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主体医院所属专科主任,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以批复文件中专科名称为准,不含共同申报的其他专科或批复的重点专科下设亚专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以批复文件中专科名称为准,不含共同申报的其他专科或批复的重点专科下设亚专科)带头人、主任;
3.省级中医药(含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以批复文件中专科名称为准,不含共同申报的其他专科或批复的重点专科下设亚专科)带头人且为具有博士研究生招生经历的博士生导师;
4.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在聘主任医师2年以上,且为具有博士研究生招生经历的博士生导师;
5.“双一流”建设高等院校直属附属三甲医院、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直属三甲医院科室主任及以上职务且为具有博士研究生招生经历的“双一流”建设高等院校博士生导师。
6.高等医学院校公共卫生有关专业或者省级及以上公卫机构科室(院系)主任及以上职务且为具有博士研究生招生经历的博士生导师;
7.中华医学会(临床和医技类、临床药学类、公卫类)、中国医师协会(临床和医技类)、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卫类)、中华护理学会(临床护理类)、中华口腔医学会(临床和医技类)、中华中医药学会(临床和医技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和医技类)二级分会副主任委员,在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且所在分会专业与现从事岗位工作内容相关;
8.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全国综合排名前21-30名医院院长、全国前20名医院业务副院长。
(四)近5年,取得以下科研成果之一者:
在Nature、Science、Cell、NEJM、Lancet、JAMA、BMJ等国际著名科技期刊发表原创性论文(不含综述、病例报道)的唯一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排第一或者末位通讯作者。
三、Ⅲ类高层次人才,年龄在50周岁以下,且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获得以下称号之一者:
1.省级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2.省级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3.省级重点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4.深圳市公共卫生首席专家
(二)近5年,担任以下职务之一者:
1.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在聘高级职称且为具有研究生招生经历的硕士生导师;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优势专科带头人;
3.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学科或者“双一流”建设一流学科副教授及以上且为具有博士研究生招生经历的博士生导师(不含兼职);
4.高等医学院校公共卫生有关专业或者省级及以上公卫机构科室(院系)副主任及以上职务且为具有研究生招生经历的硕士生导师;
5.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以批复文件中专科名称为准,不含共同申报的其他专科或批复的重点专科下设亚专科)副主任;
6.省级中医药(含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以批复文件中专科名称为准,不含共同申报的其他专科或批复的重点专科下设亚专科带头人且为具有研究生招生经历的硕士生导师;
7.副省级城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8.符合福田区卫生系统人才紧缺岗位目录范围,具有高等院校直属附属三甲医院或者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直属三甲医院科室副主任及以上职务,在聘正高专业技术职务,具有博士学位且为具有研究生招生经历的硕士生导师;
9.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且在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指标排名A+的医院担任中层正职及以上管理职务,具有分管或者主管医院运营管理、医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财务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连续8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其中2年以上该医院中层副职以上领导岗位任职经历,1年内仍在岗。
(三)近5年,取得以下科研成果之一者: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培育项目”、“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或者“省级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的项目主持人,且课题通过结题验收;
2.在所在专业领域影响因子在30分以上的国际著名科技期刊发表原创性论文(不含综述)的唯一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排第一或者末位通讯作者。
四、Ⅳ类高层次人才,年龄在45周岁以下,且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近5年,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或者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的出站留(来)深博士后;
(二)近5年,在国(境)外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2年以上,具有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历,以唯一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排第一或者末位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科技期刊(期刊所在各专业领域位于《期刊引用报告》JCR一区)发表原创性论文(不含综述)不少于1篇;
(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项目主持人,且课题通过结题验收;
(四)近5年,以唯一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排第一或者末位通讯作者,在国际高水平科技期刊(期刊所在各专业领域位于《期刊引用报告》JCR一区)发表原创性论文(不含综述)不少于3篇;
(五)近5年,担任省级医学会(临床和医技类、临床药学类、公卫类)、医师协会(临床和医技类)、预防医学会(公卫类)、护理学会(临床护理类)、口腔医学会(临床和医技类)、中医药学会(临床和医技类)、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和医技类)二级分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在聘正高专业技术职务且所在分会专业与现从事岗位工作内容相关;
(六)符合福田区卫生系统人才紧缺岗位目录范围且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资格,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
(七)符合福田区卫生系统人才紧缺岗位目录范围且具有副高专业技术资格,及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历;
(八)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且在聘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指标排名前150名医院担任中层正职及以上管理职务,具有分管或者主管医院运营管理、医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财务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连续8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九)全日制硕士及以上学历,且在聘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A+的医院担任中层副职及以上管理职务,具有分管或者主管医院运营管理、医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财务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连续8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五、Ⅴ类高层次人才,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且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引进前在“双一流”建设高等院校直属附属三甲医院、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直属三甲医院中省级以上临床(含中医)重点专科连续工作5年以上,且在工作期间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仅限增量人才申请)
(二)引进前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A+(以最新排名为准)的“双一流”建设高等院校直属三甲医院、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直属三甲医院中连续工作5年,且具有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及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历;(仅限增量人才申请)
(三)省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且已出师。
(四)符合福田区卫生系统人才紧缺岗位目录范围且具有副高专业技术资格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
(五)符合福田区卫生系统人才紧缺岗位目录范围且具有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历。
六、后备型人才,年龄在38周岁以下,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每年经区卫健局党组选拔不超过30名:
(一)双一流学科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历或者世界知名大学(QS或者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前150名,限申报年度最新排名)博士学历;
(二)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历且近5年,以唯一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排第一或者末位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期刊所在各专业领域位于《期刊引用报告》JCR二区及以上)发表原创性论文(不含综述)不少于1篇;
(三)双一流学科全日制医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从事一线临床或公卫工作且近5年,以唯一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排第一或者末位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期刊所在各专业领域位于《期刊引用报告》JCR二区及以上)发表原创性论文(不含综述)不少于3篇。
附件2
福田英才荟4.0卫生系统人才紧缺岗位目录 (2025年版) | |||||
岗位编号 | 岗位名称 | 适用单位 | 专业(以学历学位证书为准) | 工作经历及其他基本要求 | 备注 |
1 | 儿科医生(含儿科相关医学专业方向) | 区属公立医院 | 儿科学(含临床医学专业相应方向)、中医儿科学 | 取得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或具有二甲以上公立医院连续3年以上相应岗位临床工作经历 | |
2 | 精神科医生 | 区属公立医院 |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含临床医学专业相应方向) | 取得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或具有二甲以上公立医院连续3年以上相应岗位临床工作经历 | |
3 | 妇产科医生 | 区属公立医院 | 妇产科学(含临床医学专业相应方向)、中医妇科学 | 取得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或具有二甲以上公立医院连续3年以上相应岗位临床工作经历 | |
4 | 急诊科医生 | 区属公立医院 | 临床医学 | 取得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或具有二甲以上公立医院连续3年以上相应岗位临床工作经历 | |
5 | 麻醉科医生 | 区属公立医院 | 麻醉学 | 取得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或具有二甲以上公立医院连续3年以上相应岗位临床工作经历 | |
6 | 影像科与核医学科医生(含放射科、核医学科) | 区属公立医院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取得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或具有二甲以上公立医院连续3年以上相应岗位临床工作经历 | |
7 | 重症医学科医生 | 区属公立医院 | 临床医学、中医学 | 取得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或具有二甲以上公立医院连续3年以上相应岗位临床工作经历 | |
8 | 病理科医生 | 区属公立医院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取得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或具有二甲以上公立医院连续3年以上相应岗位临床工作经历 | |
9 | 康复科医生 | 区属公立医院 |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 取得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或具有二甲以上公立医院连续3年以上相应岗位临床工作经历 | |
10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区疾控中心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 | 取得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或具有连续2年以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经历,目前仍在岗。 |